2020年12月26日,乔治·布莱克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去世,享年98岁。俄罗斯总统普京得知此讯后,迅速对布莱克的家人和亲友表示深切哀悼,并称布莱克为“为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”。那么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,这位布莱克究竟是什么人?他为何在俄罗斯赢得如此崇高的地位?他的生活又为何如此传奇?
布莱克的身份在出生之初就充满了复杂性。乔治·布莱克1922年诞生在荷兰鹿特丹,母亲凯瑟琳·贝德韦伦是典型的荷兰本地人。然而,他的父亲阿尔伯特·比哈尔却拥有着颇为复杂的背景。阿尔伯特出生在埃及的塞法迪犹太家庭,这个群体原本在西班牙生活。虽然阿尔伯特出生在埃及,但他很早便移居英国,加入了英国国籍,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,为英军立下战功,还因此获得了大英帝国的卓越服务奖章。
展开剩余84%战后,阿尔伯特移居荷兰,与凯瑟琳结婚。不久,他们有了乔治。在给乔治取名字时,阿尔伯特因对英国的忠诚,特意取了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名字,因此,乔治刚出生时名为乔治·比哈尔。1936年,阿尔伯特去世,年仅14岁的乔治便移居到埃及开罗,靠着父亲的一位富裕亲戚资助,进入了当地的英语学校学习。
在开罗期间,乔治结识了自己的表兄亨利·库利埃尔,他是一位当地的小有名气的共产主义活动家。亨利的思想影响了乔治的世界观,并为他之后的决定埋下了伏笔。几年的学习后,乔治返回荷兰。然而,二战爆发,纳粹德国入侵荷兰,乔治不幸被捕并关进纳粹监狱。因为父母未公开犹太背景,再加上乔治尚未成年,最终他被释放。
1942年,17岁的乔治加入了荷兰的抵抗军,成为一名地下信使。次年,他逃离荷兰,通过直布罗陀抵达英国,并与已经逃亡到英国的母亲与姐妹团聚。1943年,为了摆脱纳粹的迫害,乔治的母亲将家族姓氏从“比哈尔”改为“布莱克”。从此,乔治便以这个名字继续生活。
不久后,乔治加入了英国海军,成为一名少尉,1944年,他被英国秘密情报局(MI6)招募,成为一名特工。很快,他便被分配到荷兰事务处工作。在这期间,乔治与一名情报局秘书爱丽丝·皮克展开了一段恋情,但由于乔治的犹太背景,这段恋情最终未能走到最后。
战后,乔治由于会德语,被派往德国汉堡,参与审讯德军U型潜艇的艇长。在此期间,乔治表现出色,很快被送往剑桥大学唐宁学院学习俄语,为日后从事对苏联的间谍工作做准备。1948年,他完成学业,并被派遣到韩国汉城的英国公使馆,以副领事身份为掩护,开始从事对苏联及周边社会主义国家的情报收集工作。
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,汉城被朝鲜人民军攻占,乔治随同英国使馆人员被捕,并被押往北朝鲜。在战俘营期间,乔治目睹了美军轰炸鸭绿江沿岸的村镇,而这些村镇中的大部分人是妇女和儿童。乔治对美军轰炸无辜平民的行为深感愧疚,这种残酷让他开始质疑战争,并逐渐倾向于支持社会主义阵营的胜利。
在关押期间,乔治深入阅读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的著作,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,他坚信社会主义将带来人道的胜利,并且能够结束无休止的战争。于是,他主动联系了苏联国家安全部(MGB),并表示愿意为苏联的情报工作提供帮助。从此,乔治·布莱克正式背叛了自己的祖国,成为苏联间谍。
1953年,朝鲜战争停战后,乔治与其他战俘一同被遣返回英国,受到了部分英雄待遇,并很快与另一位情报局秘书吉利安·阿伦结婚。1955年,他被派往西柏林,负责在苏联情报人员中招募双面间谍。此时,他获得了向苏联提供情报的机会,并通过这一身份频繁与苏联情报机关接触。
乔治向苏联传递了大量情报,包括美英在柏林地下修筑窃听隧道的消息。在得知这一情报后,苏联决定暂时隐藏隧道的存在,以保护乔治的身份不被揭露。乔治继续向苏联提供情报,有报道称他至少泄露了40名英国情报人员的身份,使得军情六处在东欧的网络几乎完全被摧毁。
然而,尽管他为苏联提供了如此巨大的情报,他的身份始终没有被彻底揭露。直到1961年,波兰情报部门负责人迈克尔·科莱涅夫斯基叛变,带走了苏联情报部门的内部资料,并揭露了乔治·布莱克的间谍身份。军情六处最终在黎巴嫩将乔治逮捕。
在长时间的审讯后,乔治毫不否认自己为苏联工作,坦言自己主动投敌,拒绝为减轻罪责编造任何借口。最终,乔治被判处42年有期徒刑,这是当时英国历史上除终身监禁外,最重的判刑。
然而,乔治在服刑期间竟然成功越狱。1966年,他通过监狱内部人员的帮助,设法逃脱,并通过北欧一路逃亡,最终成功抵达苏联。在苏联,乔治受到了极高的礼遇,并在莫斯科定居,最后以军衔上校退役。
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依然延续了对乔治的高规格待遇。2007年,普京为他颁发了俄罗斯友谊勋章。即便乔治在晚年已远离英国,但他始终坚定支持共产主义,并直到2020年底去世。
乔治·布莱克的传奇一生被多次改编成文学作品,甚至在希区柯克的电影计划中也有过他的身影,尽管影片未能完成。在2020年,俄罗斯还在对外情报局总部竖立了乔治·布莱克的铜质纪念像,以铭记这位具有深远影响的间谍传奇人物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